追忆峥嵘岁月,赓续求是精神——浙大西迁二代口中的西迁故事
在浙江大学的校史上,西迁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纵负箧曳屣,仍行千里,西迁精神也融入浙大人的血脉,已然成为浙大人的精神印记。
观照现实当回溯历史——1937年7月日寇发起全面侵华战争,11月上海沦陷,杭州告危。至此国难当头之际,竺可桢校长毅然做出决定,带领浙大师生踏上西迁办学路途,辗转于建德、泰和、宜山等地,最终在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和湄潭,行程2600公里,在历史上留下了“文军长征”的美誉。
八十余载后,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与杭州何乐不为文化传媒联合出品《我与浙大的故事》之《浙大西迁二代》口述历史系列纪录片,讲述浙江大学在西迁路途中的故事,传递西迁历程中浙大求是的精神内涵。
此系列纪录片将拍摄朱荫湄、陈健宽、陈天来等数十位西迁二代,由他们来亲述那段西迁办学之史。
朱荫湄:“最重要的就是扎根的求是精神”
朱荫湄。她的名字中有一个“湄”字,这是因为1944年父亲朱祖祥(中国科学院院士)和母亲赵明强在贵州湄潭生下了她。朱荫湄的一生都与浙大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。
聊起自己儿时在湄潭的记忆,朱荫湄分享了自己红背兜的故事。
1945年父亲朱祖祥赴美留学,在湄潭留校任教的母亲赵明强用红背兜背上了幼年的朱荫湄,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朱荫湄。1946年,浙大师生回杭州时,有人问赵明强,“你怎么不着急啊?”她拿起红背兜回答道:“我只要把这个背兜准备好,把我女儿背上,我就可以回去了!”
2017年,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,朱荫湄受邀重走西迁路。在遵义湄潭,朱荫湄捐出了自己儿时的红背兜,这一天也正是她的生日。朱荫湄与湄潭浓浓的情愫也感动了浙大和湄潭。
父母在西迁中为朱荫湄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其中,最重要的就是扎根的求是精神。当时,在贵州湄潭没有电的环境下,师生们创造条件使用木炭等地方资源制作炭条,利用土质保温箱完成了科研任务——“我们的前辈脚踏实地,体现求是精神。”
陈健宽:“一定要让国家强起来”
陈健宽是浙大西迁的亲历者。1935年出生的她,2岁时就跟随着父母踏上了西迁的历程。在西迁的路途中,陈健宽讲到了自己躲避敌机轰炸的情形,“到宜山每天都有警报,看山顶上有灯笼了就赶快逃,我妈妈就把我带到山洞里头去,告诉我不要发出声响、不能哭,我屏住气,很害怕。”
“我父亲的书啊,全部要借给自己的学生看。”回忆起父亲在湄潭教学的岁月,陈健宽讲到了自己的父亲与学生们共同做课题研究的经历。
“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……”,“同学们大家起来,担负起天下的兴旺”,采访中陈健宽唱起了昂扬的抗日歌曲。这是在湄潭浙大小学时所学唱的歌曲,伴随着歌声,陈健宽诉说着自己爱国的拳拳之心。“一定要让国家强起来”——科技强国、求真求实,这是陈健宽对求是精神的理解。
陈天来:携手互助共度难关
陈天来的父亲陈锡臣当年也跟随浙大踏上了西迁之路。1939年,浙江大学西迁抵达了宜山,师生驻扎在标营展开教学。
当时日本敌机狂轰滥炸,118颗炮弹轰炸了浙江大学的宿舍和教室,但学校中无一人伤亡。部分师生失去住所,故携手互助共度难关——陈天来在口述史中讲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标营轰炸始末。
当浙大被迫再次西迁时,陈锡臣选择主动留下来照看浙大农学院的农作物。面对上千种作物,陈锡臣一一将作物整理分离,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帮助。
今年是浙江大学西迁85周年。回溯历史风雨兼程,展望未来薪火相传。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,浙大人也面临着新时代下的长征大考——让我们从西迁的父辈们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书写好新时代下浙大人的答卷!
导
演
金行征
浙江大学“百人计划”研究员,曾在德国与日本留学九年,他的纪录片作品曾在德国、法国、巴西、日本、伊朗、韩国等国家电影节展映。其纪录电影《罗长姐》获第54届中国台湾金马奖“最佳纪录片”提名奖、获第42届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“特别表扬”奖、获第13届中国华语青年影像论坛“年度纪录片”、 获首届中国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“年度新锐”奖、入围第47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;纪录电影《无臂七子》获浙江省纪录片“丹桂”奖;纪录电影《消失在黎明前》,获第十届中国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“一种立场”奖等;纪录片《离开》,入围第14届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、入围第26届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节等。
推荐阅读
1.推动融媒体合作出版 向世界讲述中非故事——《重走坦赞铁路》中英斯三语种DVD顺利发布